来源:东北旅游网 时间:2019-05-09 16:28:29 作者:东北旅游网
【车讯网 报道】 由于俄罗斯人修建铁路而诞生的哈尔滨,里里外外蕴藏着数不胜数的异族风情;起源于1963年的现代冰灯,同样是是这座城市吸引游客的亮点;市区往东1小时车程的地方,曾是金朝最早的国都。3个元素凑在一起,构成此次前往黑龙江自驾游,在哈尔滨的内容。
黑龙江将军最后落脚在齐齐哈尔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这恐怕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儿,可实际上,哈尔滨作为一个城市,历史并不长。清朝康熙年间,今天的黑龙江省由两位将军管辖,黑龙江省的东部、也就是牡丹江那一带,属于宁古塔将军,黑龙江省西部,是黑龙江将军的地盘——黑龙江成为一个省,是清朝末期的事儿——不过,当时黑龙江将军的地盘非常大,今天俄罗斯在黑龙江流域的国土,过去都在黑龙江将军管辖范围之内,换句话说,都是清朝皇帝的土地,后来被俄罗斯夺去了。
黑龙江将军的府邸,最早在爱辉,也就是签订瑷珲条约的那个地方,一两年后搬家到嫩江,呆了不到10年,又搬家到齐齐哈尔,这次算是待稳了,齐齐哈尔作为当地首府,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1954年,才搬到哈尔滨。其实,这并不是哈尔滨第一次成为省会,伪满洲国及抗战胜利后,它先后成为松江省和滨江省的省会——民国时期,今天的黑龙江省分为好几个省,比如嫩江省、滨江省、松江省、合江省、绥宁省,那时候可不是东北三省,而是东北九省。
因为铁路而诞生的哈尔滨
哈尔滨成为一座城市,源于俄罗斯人修建中东铁路。这条铁路线是清朝时,我国与俄国签约修建的,当时叫“大清东省铁路”,进入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这条铁路是个T字型,上面的一横,是满洲里到绥芬河,下面的一竖,是哈尔滨到旅顺。也就是说,因为哈尔滨刚好地处铁路分岔口,因而日渐繁华,形成城市。据说,清末到民初那些年,哈尔滨有来自33国家的16万侨民,19个国家在这儿设立了领事馆,国际化程度之高,由此可见。
走在哈尔滨市区,犹如走在异国他乡,昔日外国人留下了的建筑,随处可见。就拿教堂来说,许多游客都会把镜头对准索菲亚教堂,实际上,哈尔滨还有数座教堂——阿列克谢耶夫教堂、伊维尔教堂、犹太新会堂、耶稣圣心主教座堂,等等。此外,在火车站对面的红军街,以前还有座尼古拉教堂,据说曾是这一带的核心教堂,地位超过索菲亚大教堂,遗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当然,幸存的建筑也有不少,比如,临着松花江,有座当年俄罗斯人修建的游艇俱乐部。
此处现在仍为俱乐部,先不说餐饮内容如何,单是这环境,就有足够的炫耀资本。
松花江沿岸地区,是哈尔滨最美的地方。江面上有各种游乐活动,对面则是著名的太阳岛。
既然昔日有那么多外国人在此居住,必然会有西餐厅,这家塔道斯西餐厅就是其中的一家,且至今仍在营业,餐厅内环境很不错,陈列着许多老照片和老物件。
塔道斯西餐厅所处的街道叫中央大街,这条街道上同样保存着许多历史建筑,如今是条步行街。
游客们大都会游览中央大街,可实际上,哈尔滨还有许多类似的街道,百年左右的西洋建筑,比比皆是,中国类似风格的城市,还有天津、上海。
在哈尔滨火车站,有个小门脸,是安重根义士纪念馆。安重根是个朝鲜人,他所处的年代,整个朝鲜半岛被日本控制,安重根想方设法,试图推翻日本统治,恢复民族独立。他曾组建过军队,武装反抗,但以失败告终,避居于俄国。1909年,得知伊藤博文要到哈尔滨,安重根来到这里,在火车站用手枪打死了伊藤博文,他自己也随之被逮捕,最终在旅顺被判死刑。由于甲午战争中,伊藤博文是主导者,当时李鸿章就是与伊藤博文谈判签订的《马关条约》,所以,伊藤博文的死,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件喜事。2013年,因闺蜜事件下台的朴槿惠,向中国提出修建安重根纪念碑,日本强烈反对,我国于是先办了这个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