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北旅游网 时间:2019-05-29 10:48:13 作者:东北旅游网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军队细菌实验室和特设监狱遗址上,“四方楼”航拍全景。(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供图)
新华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屈婷)200多个含有原装溶液的玻璃瓶、大量打针器……在侵华日军第731军队旧址,经由过程初次针对于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的考古挖掘,获得了大量无可辩论的、第一手的实物证据,进一步揭示出731军队犯下的反人类罪行。
在这些含有溶液的玻璃瓶身上,还隐隐可见“赤痢防止接种液”“XX毒”等字样的纸质阐明。“这些瓶子里毕竟含有何种毒液,尚待化验核实,但随着它们属性被解读出来,无疑将传送出重大信息。”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这次挖掘的领队李陈奇说。
这次考古挖掘还初次对于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的地下基础局部进行了完整揭露,并全方位地获取了其精确数据。
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军队细菌实验室和特设监狱遗址,考古挖掘的装有溶液的玻璃瓶和一些实验器皿。(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供图)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此之前,《侵华日军第七三一军队旧址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考古挖掘讲演》在京举行新书宣布暨研讨会,展示了考古工作对于这一抗战遗址的重新发觉。
侵华日军第731军队本部旧址位于黑龙江哈尔滨市中心以南约16.5公里,其本部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的遗址,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巷47号。1945年8月,731军队败逃前夕,为了销毁、暗藏罪证,炸毁了大局部建筑物,首当其冲的就是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
日本出名作家森村诚一在《恶魔的餍饫》一书中,详细揭露了日本细菌军队在中国等地建立大范围细菌战研究基地,利用数千名中国、苏联等国的战俘和布衣进行活体实验的历史事实,激发国际社会的巨大反应。这本书就提到研究赤痢菌的机构“江岛班”。
据李陈奇介绍,这次发觉的写有“赤痢防止接种液”的玻璃瓶,紧邻细菌实验室第5栋楼北侧中央,与《恶魔的餍饫》对于“江岛班”的地位描述基原形符。此外,种种实验、打针器皿“是731军队进行细菌研制和活体实验的直接证据”。
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军队细菌实验室和特设监狱遗址,考古发觉的爆炸点。(科学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供图)
由于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的特殊性、繁杂性,本次考古挖掘还邀请了哈尔滨产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专家进行了现场指导。
侵华日军第731军队罪证陈设馆副馆长杨彦君指出,侵华日军第731军队是不同于其异日军军队的极其特殊的专业军队,从始建到溃败的十三年里,始终处于绝密状态。他们使用的种种建筑体,都由国家主导,动用了日本最出名的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理应有最完备的建筑档案材料和所有的设计、施工图纸。
因此,多方合作挖掘和多学科穿插研究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的形式与布局、特别是尺寸数据、建筑工艺特点,对进一步揭示731军队的罪行和企图毁灭证据的行为,研究其反人类反人道的暴行,有侧重要意义。
根据历史图片和文献记载,这一组防御森严的建筑群显现“四方形”,因此被抽象地称为“四方楼”。由于破坏严重,地上局部虽已无影无踪,但考古挖掘依然能让遗址“说话”。
比喻,特设监狱曾关押用于人体试验的所谓“马路大”,围绕它有许多推测。考古证实,其牢房散布于中间走廊两侧,中间设一特大房间,两侧牢房的大小也不一样,并差错称。
“这种房间大小的区别,大约意味着其使用功能的不同,比喻关在斗室间的受害者,很可能是做过实验需要察看的,或者是得了感染病需要隔离的……”李陈奇说。
考古显示这组建筑布局奇特、戒备周密:高大厚重的细菌实验室呈四方围绕,将特设监狱禁锢其中,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前后还有碉楼居高临下,一清二楚。地下通道似一张奥秘无形的收集“四通八达”,“当有其秘而不宣的特殊用途”。
近距离地解剖、恢复这一污名昭著的反人类罪行发生地,令参加挖掘者和研究者的内心都深受冲击。